刊登於2012財訊391期
 金溥聰的魔球
 操盤選舉從未敗戰的金溥聰,在很多層面上和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經理比恩(Billy Beane)極為相似。他們同樣掌握科學化的數據,準確地運用資源,作出有效的判斷。但更大的相似點在於,金溥聰和比恩其實都處於戰略上的劣勢,而不得不在戰術上精準,不得不在點子上另闢蹊徑。
 因為運動家隊的老闆不願意花錢,但又要球隊勝利,所以比恩得逆反主流意見,得開發出全新的勝利方程式。運用科學化的分析,比恩是大聯盟經理裡面,第一個認知到,打擊率、長打率這些所謂的球探共識是錯的。上壘率才是打者貢獻球隊勝利的最重要數據。同樣地,國民黨在這次選舉中,其實是面臨選民年輕化下的藍綠板塊鬆動,加上國民黨執政成績不佳的戰略劣勢,因此更需要科學化的分析,有效的情報蒐集,以及時點精準的戰略出招。比如說,因為投票率在過去選舉中是國民黨勝敗的關鍵,所以壓低投票率,尤其是首投族,極為關鍵。所以投票要弄到一月,弄到期末考時間。還有宇昌案的攻擊,九二共識的押寶等等,無一不是花大錢,投入精力,蒐集、研究來的成果。
 然而精準戰術贏的是戰役,不是戰爭。比恩再厲害,也改變不了運動家隊沒有資源的劣勢。等到洋基、天使、紅襪等口袋極深的強隊也學會了錢球的奧秘,運動家隊就再也不是季後賽的常客了。同樣的,金溥聰再無敵,也改變不了國民黨在人權、環保、經濟、組織管理及世界觀的保守反動本質,改變不了藍綠板塊逐步挪移的現實。金溥聰改變不了國民黨的證據,就是金溥聰擔任國民黨秘書長及操盤五都選舉時的成效。既然大象轉不了身,要確保馬英九的連任順利,金溥聰自然得更創新,得違反承諾留住黨產,握住資源,跳過基層組織,選舉訴求直取選民內心。
 因此國民黨的2012勝選,我們不應該視為一個時代的開始,反而是一個時代的終結。馬英九和金溥聰靠一己之力,維持住國民黨的執政權,很大程度可以看成是迴光返照。既然國民黨未來沒有了馬金組合,且戰略劣勢將持續惡化,民進黨就沒有必要懷憂喪志,應該要勇敢吞下戰役的失敗,但持續蔡英文為民進黨開創的全新戰略路線。而更重要的是要結合美國的力量,確保台灣還有獨立的主權和下一次的總統大選。